发布日期:2025-02-02 14:14 点击次数:163
近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总结交流2024年工作,研究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出席会议并讲话。过去一年,江苏统筹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亮点纷呈。
强化政治引领,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坚持把学习贯彻新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做好文旅工作的“源头活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围绕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做好新时代旅游工作、让博物馆更有“看头”等课题研究探索实践路径。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创新开展弘扬担当文化行动,引导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
坚持多措并举,巩固增强文旅市场回升向好态势。落细落实我省33条政策措施,调剂安排6500万元省级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各地扩大文旅消费服务,及时就营业性演出、夜间文旅消费、入境旅游等方面出台增量政策,贯穿全年举办文旅消费推广季、乡村旅游节,创新推出“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打造了“博物馆夜游”“文创出圈”等新亮点。在政策举措综合效应下,江苏文旅市场持续升温,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亮点和人文经济学新实践。2024年全省接待境内外游客10.9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34万亿元,分别增长15.8%和11.5%,银联渠道异地文旅消费6201亿元、增长15.56%、占全国的10.04%、保持全国第一。
注重创新创造,推进文化创作供给和传承发展。成功举办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中国昆剧艺术节、全国民族器乐展演等活动,在全国美展、全国书法篆刻展、中国书法兰亭奖评选中均收获名列前茅的成绩。推动“双千计划”提质增效,“送戏下乡”省级扶持范围扩大到全省所有乡镇。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4个项目入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数量全国第一,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文物点1168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增至14座,全省国家一级博物馆增至26家,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馆3年来吸引观众超千万,“水韵江苏·精彩非遗”展示季取得明显成效,我省秦淮灯彩、桃花坞木版年画、泰伯庙会列入“春节”成功申遗。
深化融合发展,彰显“水韵江苏”特色优势。成功召开全省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出台旅游景区、度假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分别增至26家、10家、16家,均保持全国第一。遴选推出一批“两廊两带两区”建设典型案例,5个项目入选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试点,南京“长江之恋”、苏州“拙政问雅”、无锡“拈花一笑”、扬州“二分明月”、徐州“彭城风华”、宿迁“皂河寻梦”等业态创新产品广受欢迎。务实创新举办第六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长江文化节,旅游广告去年在央视和重要高铁站曝光超20亿人次,“你所不知道的‘水韵江苏’”融媒体栏目第二季收视率排名全国前列,在日本、坦桑尼亚等国家和地区举办文旅推介交流活动,“水韵江苏”文旅品牌进一步打响。
统筹发展和安全,营造放心安心舒心的文旅市场环境。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加强文博场馆消防、涉水游乐、特种设备、旅游包车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加强对节庆活动和营业性演出规范管理,强化对文旅阵地管理和文旅活动内容审核把关,建立旅游民宿会商机制。在禄口机场设立“水韵江苏”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全省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增至6家、全国第一,我省旅游公共服务经验在全国推广。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如何做好今年的文旅工作,加快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以文旅高质量发展实绩实效,更好助力文化强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作出了部署。
会议要求,2025年,江苏各级文旅部门要更大力度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走在前列,重点着力推动文旅市场持续回升向好,持续改进艺术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健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活态传承机制,探索文旅深度融合和数字科技赋能有效机制,构建文旅领域治理长效机制,自觉扛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深化文化和旅游领域改革,当好提振消费生力军,加快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以文旅高质量发展实绩实效,更好助力文化强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做好今年文化和旅游工作,责任重大、意义重大。”杨志纯表示,新的一年,要围绕重点任务,把担当扛在肩上、把作为写在岗位,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走在前列,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上还通报了2024年江苏省文旅系统获得国家级及以上荣誉情况和2025年江苏省艺术创作、文物保护利用重点工作,8家单位作了交流发言。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徐珩